- · 《市场周刊》栏目设置[06/29]
- · 《市场周刊》投稿方式[06/29]
- · 《市场周刊》征稿要求[06/29]
- · 《市场周刊》刊物宗旨[06/29]
【悦读周刊】冒险家 还是偷生者 ——鲁滨逊·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不少五六十年代生人的启蒙经典,原因很简单,一是文本浅白,适合儿童阅读,二是自然探险,价值观单纯,对西方早期殖民冒险的中性呈现,在爱憎分明的年代,
《鲁滨逊漂流记》是不少五六十年代生人的启蒙经典,原因很简单,一是文本浅白,适合儿童阅读,二是自然探险,价值观单纯,对西方早期殖民冒险的中性呈现,在爱憎分明的年代,与主流价值若即若离,又不离不弃,因而得以静卧在书橱冷寂一角尽享天年。
鲁滨逊的故事,如同老人藏在旧橱子里的一块老怀表,即便不是始终萦怀,隔个十年八年,偶然想起,默默反刍,摩挲把玩,总会发现一些新的感悟,或曰惊诧。最初,看冒险,看航海,看野人,后来,看殖民,看历史,看社会,甚至看野蛮人星期五归化文明社会所蕴含的道德伦理问题。例如从经济学的眼光看也值得玩味。漂流在海岛,鲁滨逊的投资债券依旧生利,一封薄信,虽隔万里,轻松完成财产交割,可见我们当下渴盼的契约精神和市场法则,正是当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制度性文化性背景。
所有的惊诧中之最惊诧者——小说居然是虚构的!你看,那海岛的地形、围绕海岛的河流,海浪,潮汐等细致入微的状貌,以及身临其境的感受等,鲁滨逊这位自奥德修斯以来的第一航海英雄,居然是一位文弱绅士,在与一叶扁舟截然不同的坚实优雅的房屋里炮制出来的。海洋题材小说洋洋大观,大多来自亲身经历,足不出户而 " 闭门造船 " 者,笛福算是前无古人了。
当然,小说自然是虚构的——这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只是我们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将 " 现实主义 " 描述当做了 " 现实 ",进而默化为 " 真实 "。所以,当这种 " 真实 " 在文学层面最终自我夯实为一种真相的时候,库切的小说《福》的论调就显得尤为刺耳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渐渐感觉坐不住了,库切要颠覆的不仅仅是鲁滨逊这个人,冒险家,还是一个偷生者?他更要还原——或者说是颠覆,几百年来被颠覆了的约定俗成的有关鲁滨逊漂流记的全部 " 真相 "。
笛福 1719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讲述鲁滨逊 · 克鲁索只身漂流到无人的荒岛,28 年与世隔绝,并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生存下来,最终返回故乡的故事。鲁滨逊是新世界的创建者,海外扩张的意识形态在风格上与形式上直接与为巨大殖民帝国奠定基础的 16 世纪与 17 世纪探险航行的叙述相联系。
《福》——从作品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作者库切对于前辈笛福的反讽与解构。《福》的叙述者苏珊 · 巴顿,是一个冒险家,寻找被绑架的女儿的过程中,遇到船难,漂落到荒岛,被一个全身赤裸的欧洲男子鲁滨逊 · 克鲁索和黑人哑巴星期五所救。苏珊返回英国后决定写出并出版她的这段经历。由于她自己没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就找到了作家福,但福篡改了苏珊 · 巴顿讲述的内容,把她引以为豪的经历压缩为她流浪生活的一个小插曲,把重心放在探讨挖掘苏珊荒岛之前的生活之上,苏珊非常气愤。这里牵涉到女权主义的问题,我们暂且不管,只关注鲁滨逊漂流记这个故事本身。
笛福笔下的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冒险家和实干家鲁滨逊,到了库切这里,成了一个少言寡语,基本丧失了人类机能的一个偷生者——他不愿冒险,安于现状,顽固不化,甚至不愿意离开孤岛。笛福笔下的鲁滨逊,精明能干,充满活力,积极进取,充满了理性的光辉,然而,在《福》中,库切笔下的鲁滨逊却是一个沮丧,容易厌烦,没有精神动力的颓废者。
苏珊可以随意增减甚至夸大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的经历到底是真相还是虚构?而福又蓄意改变了苏珊的叙述,使话语权力得到了分流,故事也就离事情的真相和现实越来越远了。
《福》是一部文学作品,却蕴藉着浓烈的历史哲学意味——以现代语言哲学为砖瓦的新历史主义——历史是不确定的语言叙述的。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本栏目写过的一篇文章《霸王别姬,谁是目击证人?》:现在我们回过头再看霸王别姬,可能就不会再纠结于其到底是真实的历史学的,还是虚构的 " 文化诗学 " 的了。史学家赫克斯特说过:如果说以前人们认为修辞不过是历史学这块蛋糕上的糖衣的话,那么现在人们则认识到,它已深入到蛋糕之中,它不仅以其文采和叙事脉络影响到历史著作的外表和它所可能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而且影响到历史著作的实质、影响到历史学家传达历史知识的能力。
凌琪
【来源:合肥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网址: http://www.sczkzz.cn/zonghexinwen/2021/0216/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