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周刊》栏目设置[06/29]
- · 《市场周刊》投稿方式[06/29]
- · 《市场周刊》征稿要求[06/29]
- · 《市场周刊》刊物宗旨[06/29]
《瞭望》新闻周刊:成渝牵手需迈三道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横向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珠三角9市,除深圳、广州2个2万亿级巨头外,佛山和东莞也达到万亿左右,而成渝地区除“两核”之外,尚无一座城市GDP超过3000亿元 ◇发展规划实施或合作
◇横向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珠三角9市,除深圳、广州2个2万亿级巨头外,佛山和东莞也达到万亿左右,而成渝地区除“两核”之外,尚无一座城市GDP超过3000亿元
◇发展规划实施或合作协议执行没有明确责任主体,没有统筹管理机构,缺乏必要的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十余年间从未对规划实施和协议执行进行评估,更无违反规定问责追责,结果是协议落实不理想、规划蓝图难实现
◇可在成渝中间地带打造成渝一体化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加速推进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方面取得突破
7月22日,行驶中的成渝高铁列车。《瞭望》新闻周刊 刘坤摄
告别“瑜亮之争”、相向发展步伐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今年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承担起完善中国东南西北四大发展动力源布局、拓展中国战略回旋空间重担国家使命的成渝地区,依然任重而道远。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重庆、四川多地调研发现,成渝地区在经济总量、基础设施、产业竞争力,以及人才、资本等要素等方面,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仍存在明显差距,成渝两市仍须做大做强“两核”,成渝之外的城市群同样需要加速发展。
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建议,作为后发展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收非常之效,须下非常之功”,仅靠市场力量难以短时间完成追赶,需要更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推动。在交通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布局、跨区域统筹等方面补齐制约区域发展的最大短板,同时地方层面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推动改革,从而形成“中央赋能、地方突破”的生动局面,推动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全力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非常之功成非常之局
从经济体量来看,目前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3.49%、12.2%和8.08%,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占比仅有6.9%。
“要建设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只靠市场力量推动还不够,要下非常之功,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说。
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一系列国家级战略项目在成渝地区布局,在巩固国家战略安全的同时,也奠定了成渝地区的现代工业基础。近年来,缺乏国家级战略项目带动,一直是成渝地区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短板。川渝两地之间的一些市州,缺乏“央字头”的大企业引领带动。
从总体上看,成渝地区本地企业普遍实力偏弱,没有本地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较难形成龙头带动的链条、集群效应。以四川为例,尽管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达万亿级,但四川纳税前十名的企业尚无一个来自电子信息产业。重庆、成都均大力发展的数字经济也同样如此,大部分头部资源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成渝本地企业普遍弱小,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存在困难。
今年5月,国家层面出台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最新政策,明确了7.5万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将继续加力往西部倾斜、西部鼓励类企业15%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延长10年等颇具含金量的政策,但从记者获悉的基层反映来看,这种普惠式政策难以集中力量推动成渝地区在西部率先突破。一些欠发达地区表示,西部的15%企业所得税优惠会被发达地区通过各种形式给企业兑现,对冲掉西部的招商优惠政策。在此背景下,仅靠地方自身的招商引资往往力不从心。记者在一些市州调研发现,为引进大型项目,地方往往需要以土地入股、财政巨额投入、国有平台公司高额负债等为代价,背上不小的发展包袱。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重庆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向悦文等人认为,在追赶型发展道路上,西部仍需要政府有为之手的推动。历史上成渝地区曾多次扮演战略大后方的重要角色,也曾是“三线建设”核心地区,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下,国家层面可考虑在成渝地区投放更多重大战略项目,布局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项目、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创新中心等。
在此基础上,地方层面也可采用“反弹琵琶”方式,利用重大战略项目积累的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和产业链,向下一个资本密集度的台阶发展符合当地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而形成发展内生动力。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绵阳长虹电器利用当地“三线建设”时期积累的飞机发动机、军用雷达等资本和技术,成为知名的电视机生产企业;重庆则利用军工产业基础,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网址: http://www.sczkzz.cn/zonghexinwen/2020/100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