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悦读周刊】原来你是这样的天才

来源:市场周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无论是“电力之战”或是人生之旅,特斯拉与他最大的对手爱迪生都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或许不能用“好”与“坏”来简单评判两个天才的人格与归宿,毕竟他们也都是凡夫俗子,

无论是“电力之战”或是人生之旅,特斯拉与他最大的对手爱迪生都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或许不能用“好”与“坏”来简单评判两个天才的人格与归宿,毕竟他们也都是凡夫俗子,有着超人的天赋、对于科学的疯狂和不为人知的困扰。

1.

电影《电力之战》,彻底颠覆了爱迪生一百多年来的“人设”。

我们熟悉的那个爱迪生,是废寝忘食的发明狂人,是趴在草丛里孵小鸡的好奇男孩,是发明了白炽灯的人,是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天才。

但《电力之战》的故事里,爱迪生是那个被挑战、被质疑的人。他推动了科技进步,但同时也站在了科技进步的对立面,甚至连白炽灯实际上也不是他的发明,他只是改进与推广者。

“电力之战”,或“电流之战”,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一场直流电与交流电之争,爱迪生和特斯拉两位天才的对决,最终结果是奠定了人类未来电力系统的基础,更深远的影响是让电真正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个已经剧透的故事,结局如我们所知,后起之秀特斯拉和他代表的交流电大获全胜,爱迪生虽然用尽一切办法去干预、去阻挠,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判断错误的事实,也无法阻拦交流电的发展。

那么,我们“认识”的那个爱迪生,是“假”的吗?

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场巅峰对决,也是他一个人的战争,电影试图从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来打开他内心的一扇窗。

天才也是人。

在“电力之战”之前,爱迪生已经完成了他的“前传”——从艰苦谋生到一举成名。

他出身贫寒但异常刻苦,为了发明几乎疯魔,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做实验,并且意志坚定,为了创造“人们需要的”发明,任何挫败都无法让他放弃。

获得了投票计数器、普通印刷机、同步发报机和留声机等一系列发明专利后,爱迪生把目光锁定在了电灯。

“我和我的手下用一个玻璃罐,捕捉到过去只会闪现于夜空的东西。要不要打开盖子,看看会怎样。”

与他同时,甚至比他更早,有相同想法的人很多,他们纷纷将此念头付诸了实践,比如用碳化竹丝放在真空玻璃瓶通电发光,或是在玻璃泡中加入氮气,以通电的碳丝发光,可惜的是,或没有及时申请专利,或掣肘于资金,都没能坚持到最后的成功时刻。

时代的任务最终交到了爱迪生的手上。他为此成立了股份公司,虽然屡试屡败,但不折不挠劝说股东追加投资,试验了近1600种材料,终于研制出以碳化棉丝作为灯丝的“高阻力白炽灯”。

1879年10月21日,世界上第一个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电灯泡在爱迪生的实验室诞生。

接下来,爱迪生的团队踏遍全世界,尝试了超过6000种竹子,以日本竹子所制碳丝最为耐用,将照明时间延长到了1400多个小时。

1881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展出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

白炽灯泡大量投产,爱迪生随后成立公司设立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很快使电灯得到了普及。为了统计每户使用的电量,他又发明了电表。在此期间,他不断改进技术,最终确定以钨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的名字也由此和电灯连在了一起。

这就是爱迪生,为了一个发明臻于成熟永不妥协,为了让他的发明广为应用永不停步。直至今日,当你动作熟练地拧灯泡时,灯泡的螺旋口也是他的发明。

“电力之战”之前的爱迪生,已经是闻名世界的科技巨星。他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将激励一代代青年投身科学、追逐梦想。

但故事还没有说完。

2.

爱迪生手握着人生赢家和励志偶像的剧本,直到另一个天才走进了他的人生。

1884年,欧洲人尼古拉·特斯拉来到了纽约,去爱迪生的实验室求职。

这个年轻人一无所有,除了原雇主巴切罗的一封推荐信。信中写道: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这个年轻人了。爱迪生立刻雇佣了特斯拉,安排他在爱迪生机械公司工作。特斯拉开始为爱迪生进行简单的电器设计,他进步很快,帮公司解决了许多难题。

但分歧也开始出现。特斯拉认为向用户供电,交流电应该比直流电更好,并表示自己可以制造交流发电机,但爱迪生不同意特斯拉的观点,他认为直流电比交流电好而且更安全。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网址: http://www.sczkzz.cn/zonghexinwen/2020/0916/548.html



上一篇:时瑞金融 期货行业信息周刊 09.06
下一篇:投资者提问:最近《证券市场周刊》刊出了一篇

市场周刊投稿 | 市场周刊编辑部| 市场周刊版面费 | 市场周刊论文发表 | 市场周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市场周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