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周刊》栏目设置[06/29]
- · 《市场周刊》投稿方式[06/29]
- · 《市场周刊》征稿要求[06/29]
- · 《市场周刊》刊物宗旨[06/29]
报人曹聚仁对中国抗战初期的观察以涛声周刊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曹聚仁是抗战时期的著名战地记者。既有的研究对他在1937年以前的抗战言论基本不涉及;即便涉及,也往往是根据他的自传进行阐述,极少基于报刊原件的解读。本文以曹聚仁创办《涛
曹聚仁是抗战时期的著名战地记者。既有的研究对他在1937年以前的抗战言论基本不涉及;即便涉及,也往往是根据他的自传进行阐述,极少基于报刊原件的解读。本文以曹聚仁创办《涛声》周刊为例,爬梳和归纳他在此刊发表的抗日言论,借以了解其成长经历。
创办《涛声》,针砭时弊
耳闻目睹了1927年“清党”的残酷血腥,曹聚仁彷徨、沉默近五年。①1931年8月15日,他和友人决定打破沉默,在上海创办了文学性刊物《涛声》周刊,由上海听涛社编,群众书局刊行。曹聚仁任主编并为主要撰稿人之一,常用笔名聚仁、陈思、韩泽和挺岫。
刊行之初,《涛声》便以“乌鸦”为记,也被称为“乌鸦主义”。同时,围绕该刊的知识分子们都以“虚无主义者”相标榜。他们只想借这本文艺刊物,批判思想、批判生活、批判文艺。“九一八”事变后,该刊才转为严肃,开始正面批评现状。但是,对于该刊,“政治”一直是敏感话题。1932年1月30日,刊物出至第1卷第25期,因“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而暂时停刊。同年10月15日复刊,卷期号续前。1933年11月25日,该刊“奉令缴还登记证”,罪状据称是“袒护左翼,诽谤中央”,于是被迫终刊。②
在《涛声》的抗日言论(1931-1933)
主办《涛声》期间,曹聚仁始终怀着对“亡国灭种”的忧虑和“书生报国”的激情。此种情绪促使他审时度势,针砭时弊。他一面谴责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国策,一面呼吁民众抵御外辱。这与近代以来中国人“反抗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中形成的舆论氛围密不可分。
结合1930年代初期中日关系以及《涛声》的出刊情况,笔者将曹聚仁发表的抗日言论分为如下两个时期:
(一)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时期的言论(1931年9月-1932年5月)
面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蒋介石主导的南京国民政府希望国联能“主持公理”,解决中日争端。③事变前后,蒋介石曾多次指示张学良,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主义,张学良都一一遵照执行,才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步步得逞。事变后,参与国民政府外交决策及其执行的过程中,顾维钧始终以诉诸国联为外交上的权宜之计,认为问题的根本解决还需要依靠中日两国的直接交涉。④然而,报人曹聚仁却不认同国民政府对于事变的态度和政策,且明确表达“抗日救国”的立场。
首先,表达对国民政府当局软弱外交的不满。在抵抗日本侵略问题上,曹聚仁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张学良“不抵抗政策”表示强烈愤慨。在10月底发表的《卖国计划书》中,他讽刺道:“东三省终究是要亡的,献地图的张松很多,刘阿斗又保不住江山,早一点自己动手拍卖,倒还落得一些好处。”针对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他在《国民革命何为?——顾维钧可杀》一文中将批评矛头对准外交部长顾维钧。
其次,主张国民自决,武装反抗列强瓜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两天,曹聚仁发表《并未抵抗》称,担心国民政府当局依然采取以往的“不战”政策,遂向国人发出了与日本“决一死战”的呼吁。日军于次年1月初占领锦州时,曹聚仁在《锦州失守矣》中指出这座城市是“由张学良奉送给日本帝国做新年的礼物”。面对东北三省的领土沦丧,他对国民政府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失望至极,于是提醒民众“起来自觉”,不能再依靠军人、党国要人来捍卫国家、保守国土。
(二)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时期的言论(1932年6月-1933年9月)
在日本扩大侵华战争范围时,国民政府不是动员全国民众积极准备抗日,而是顽固地继续推行对内用兵、对外妥协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时期,围绕“安内”与“攘外”问题,曹聚仁表达了如下观点和立场:
第一,暗讽国民党在“反帝”“废约”中的“不作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本质。
1932年10月15日《涛声》刚一复刊,曹聚仁就发表了《今后将如何》。他将国父孙中山在“反帝”“废约”中的“作为”与现今国民党及其政府在抗日中的“不作为”相对比。他暗讽后者在面对日军扩大侵略之时依然固守“依赖国联,对日妥协”的“不抵抗政策”。在10月下旬发表的《米、麦与鸦片》中,他以大量“反语”揭露帝国主义国家对华经济倾销以及国民政府压价坑农的罪行,并将此现象和当局提倡种植鸦片和鸦片公卖相联系展开批判。次年2月25日,他又在《国联》中进一步揭露国际联盟的本质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同,都想在中国谋取利益。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网址: http://www.sczkzz.cn/qikandaodu/2021/0717/1837.html